【全文】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2021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已經走過一百年光輝歷程。
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全黨要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創造了綿延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以后,由于西方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
黨深刻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從殘酷的現實中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必須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黨領導舉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起義,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這些起義大多數失敗了。事實證明,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不可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通過首先占領中心城市來取得革命在全國的勝利,黨迫切需要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長征途中舉行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并且在這以后使黨能夠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這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的全面內戰,黨領導廣大軍民逐步由積極防御轉向戰略進攻,打贏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向中南、西北、西南勝利進軍,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八百萬軍隊,推翻國民黨反動政府,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同窮兇極惡的敵人進行殊死斗爭,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歷史功勛。
在革命斗爭中,黨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實施和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提出著重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形成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努力建設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從一九四二年開始在全黨進行整風,這場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收到巨大成效。黨制定《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使全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一致。黨的七大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制定了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統一和團結。
實踐充分說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黨領導建立和鞏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為國家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一九五三年,黨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九五四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九五六年,我國基本上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黨領導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證。黨領導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形成和發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實現和鞏固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各階層人民的大團結,加強和擴大了廣泛統一戰線。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我國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定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尊嚴,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事業、新獨立國家建設事業和各國人民正義斗爭,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黨審時度勢調整外交戰略,推動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打開對外工作新局面,推動形成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黨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作出中國永遠不稱霸的莊嚴承諾,贏得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尊重和贊譽。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系,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尊重價值規律,在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等。這些獨創性理論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
遺憾的是,黨的八大形成的正確路線未能完全堅持下去,先后出現“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錯誤,反右派斗爭也被嚴重擴大化。面對當時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黨極為關注社會主義政權鞏固,為此進行了多方面努力。然而,毛澤東同志在關于社會主義社會階級斗爭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錯誤發展得越來越嚴重,黨中央未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毛澤東同志對當時我國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作出完全錯誤的估計,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同志的錯誤,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釀成十年內亂,使黨、國家、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教訓極其慘痛。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深刻認識到,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必須以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黨領導和支持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為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黨領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人才強國等重大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鼓勵和支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制定新憲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尊重和保障人權,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取消農業稅,不斷推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黨提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目標,把軍事斗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黨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歷史重任,為此進行不懈努力。鄧小平同志創造性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科學構想,開辟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新途徑。經過艱巨工作和斗爭,我國政府相繼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洗雪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中央政府嚴格按照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黨把握解決臺灣問題大局,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推動兩岸雙方達成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推進兩岸協商談判,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啟兩岸政黨交流。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堅決遏制“臺獨”勢力、促進祖國統一,有力挫敗各種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的圖謀。
黨始終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開創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制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健全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實現黨內政治生活正?;?;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整黨,著力解決黨內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組織不純問題;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大力選拔中青年干部,促進干部隊伍新老交替。黨圍繞解決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先后就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組織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集中性學習教育。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高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是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改革開放以后,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為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黨清醒認識到,外部環境變化帶來許多新的風險挑戰,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以及新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管黨治黨一度寬松軟帶來黨內消極腐敗現象蔓延、政治生態出現嚴重問題,黨群干群關系受到損害,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受到削弱,黨治國理政面臨重大考驗。
(一)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
黨明確提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保證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堅持黨的領導首先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全黨服從中央。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黨中央出臺中央政治局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等,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黨中央要求黨的領導干部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黨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領導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制度,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黨堅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強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強化政治監督,深化政治巡視,查處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問題,清除“兩面人”,保證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在全面從嚴治黨上
黨中央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破題,堅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從領導干部抓起,以上率下改進工作作風。中央政治局每年召開民主生活會,聽取貫徹執行八項規定情況匯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黨中央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狠剎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推進基層減負,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黨中央強調,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四億人民,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依紀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黨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深入開展國際追逃追贓,清除一切腐敗分子。黨聚焦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查處周永康、薄熙來、孫政才、令計劃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黨領導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動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構建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三)在經濟建設上
黨加強對經濟工作的戰略謀劃和統一領導,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集中對我國發展作出部署,作出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等重大決策。黨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全面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要求,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壯大實體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增強宏觀政策自主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保障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堅持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領域風險,強化市場監管和反壟斷規制,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活力,保護廣大勞動者和消費者權益。黨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推動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確保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國防和軍隊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新局面。
黨中央深刻認識到,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我國發展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我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進一大批關系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項目,建設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國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五)在政治建設上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著眼于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擘畫,重點部署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黨中央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果斷查處拉票賄選案,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權威和尊嚴,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民主黨派中央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監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等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形成中國特色協商民主體系。黨堅持鞏固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完善辦事公開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按照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全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實現系統性、整體性重構。黨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主線,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黨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黨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黨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推動群團工作改革創新,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作用。我們以保障人民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推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六)在全面依法治國上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全面依法治國問題,就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頂層設計和重大部署,統籌推進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黨運用法治方式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
改革開放以后,黨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振奮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同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網絡輿論亂象叢生,一些領導干部政治立場模糊、缺乏斗爭精神,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黨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設立烈士紀念日,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學習大國建設。黨推動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建成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等活動,有力彰顯黨心民心、國威軍威,在全社會唱響了主旋律、弘揚了正能量。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繁榮文藝創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治理明顯改進。同時,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黨中央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二〇二〇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果斷決策、沉著應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周密部署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涨暗纳缶仍?,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
黨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完善信訪制度,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決懲治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干部,防范和打擊暴力恐怖、新型網絡犯罪、跨國犯罪。
(九)在生態文明建設上
黨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黨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濕地及海岸帶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黨領導著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決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作出力爭二〇三〇年前實現碳達峰、二〇六〇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十)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
黨提出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確立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制定到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戰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黨提出改革強軍戰略,領導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重構人民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軍事政策制度,裁減現役員額三十萬,形成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面對世界新軍事革命,我們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后勤,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施人才強軍戰略,確立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明確軍隊好干部標準,推動構建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貫徹依法治軍戰略,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快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裝再出發,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加快構建,建立健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國防動員更加高效,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人民軍隊堅決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以頑強斗爭精神和實際行動捍衛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改革開放以后,黨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安全環境。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更為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外部壓力前所未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時有發生。同形勢任務要求相比,我國維護國家安全能力不足,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不強,維護國家安全的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黨中央強調,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
黨著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和政策體系,建立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和應急管理機制。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注重防范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風險,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開展涉港、涉臺、涉疆、涉藏、涉海等斗爭,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十二)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上
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機制的重大決策,推動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支持特別行政區完善公職人員宣誓制度。中央人民政府依法設立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嚴厲打擊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全面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這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為推進依法治港治澳、促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打下了堅實基礎。
實踐證明,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偉大祖國的堅強支撐,有全國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和臺灣同胞的同心協力,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一定能夠保持,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能夠實現。
改革開放以后,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環境,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進入新時代,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威脅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黨中央強調,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風險挑戰,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加強對外工作頂層設計,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戰略謀劃,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
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我國建設性參與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決,在氣候變化、減貧、反恐、網絡安全和維護地區安全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我國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眾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物資援助、醫療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
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百年來,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壯美畫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二)黨的百年奮斗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近代以后,創造了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遭遇到文明難以賡續的深重危機,呈現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不斷進取,成功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從被動挨打、飽受欺凌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
(四)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和人民事業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百年來,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以自強不息的奮斗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重大問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成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六、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
(一)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扭轉近代以后的歷史命運、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治理好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只要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決維護黨的核心和黨中央權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就一定能夠確保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向前進。
(三)堅持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習近平同志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只要我們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就一定能夠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五)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在百年奮斗中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黨和人民就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只要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七)堅持開拓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越是偉大的事業,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艱苦奮斗,越需要開拓創新。黨領導人民披荊斬棘、上下求索、奮力開拓、銳意進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敢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沒有走出的路,任何艱難險阻都沒能阻擋住黨和人民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回應人民要求,勇于推進改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
(九)堅持統一戰線。團結就是力量。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只要我們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就一定能夠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以上十個方面,是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F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一定要繼續考出好成績,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從偉大勝利中激發奮進力量,從彎路挫折中吸取歷史教訓,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決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要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干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強過硬的擔當本領。要源源不斷把各方面先進分子特別是優秀青年吸收到黨內來,教育引導青年黨員永遠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賡續黨的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在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要源源不斷培養造就愛國奉獻、勇于創新的優秀人才,真心愛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