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兩個千億產業集群環西勇當"領頭羊"
編前話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柱和動力之源,產業強則地方強。今年來,揭陽市委、揭陽市政府把打造6個千億產業集群作為產業強市的重中之重來抓,揭陽市委五屆五次全會進一步提出要聚集壯大產業集群。普寧圍繞市委、揭陽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中傾力打造服裝、醫藥兩個千億產業集群,成功探索出以園區為載體,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快發展、跨越崛起的路子。作為產業集群的主力軍,該市一批重點工業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大膽探索,在產業集聚中積極擔當,在觀念突圍、科技進步、品牌運營、市場開拓、節能降耗等方面創造了新經驗、取得了新成效。為更好推動揭陽市培育壯大6個千億產業集群,本報記者深入普寧部分工業企業,采寫這些企業的好經驗、好做法。本報從今天起陸續推出《普寧打造兩個千億產業集群企業行》相關報道,敬請垂注。
不久前,廣東環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環西”)被市政府授予“2012年度揭陽市民營工業十大納稅戶”光榮稱號,這個稱號與環西擁有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民營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等金字招牌一起,擦亮了環西的底色,為環西在行業中奠定龍頭地位增加了底氣。
作為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的會長單位,環西的底色與底氣,更多體現在社會責任的擔當上。“小商謀利,大商謀道”,董事長李少平經常教育股東和員工:“要把辦企業作為事業,樹立興企報國理念,堅持長期的資金投入和知識積累、經驗積累、能力積累和社會資源積累,實現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去年以來,在普寧打造千億醫藥產業集群的過程中,環西義無反顧地挑起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重任……
觀念的突圍
從企業經營到經營企業
回首20年前,環西剛創辦之初,僅僅是名不見經傳的保健食品廠,是一家族式小企業。在經過10多年的艱辛打拼后,環西人強烈意識到,企業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如果停留在原來的“家族式”管理機制上,企業可能會守舊不前,永遠停留在小打小鬧的層次上,不能成就大業。2007年,廣東環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次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李少平被股東一致推薦為董事長。
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之后,環西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征程,經營理念不斷升華。首先是變企業經營為經營企業。李少平認為,企業經營的內涵是經營產品,而經營企業則包括經營團隊、資產、品牌,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其次,變粗放管理和憑經驗決策為科學管理和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通過科學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過樹立大仁大愛、以人為本理念,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環西人說:“目前,以企業為家、與企業共成長,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
新觀念、新機制為公司帶來了無限活力。環西牌氨基酸系列產品被廣東省保健行業協會授予“保健品最具競爭力品牌”和“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十大保健品”稱號,“環西牌”商標被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環西牌氨基酸成為國家游泳隊的專用產品,公司被中國保健協會授予“AAA信用等級企業”。
擴張與創新
做大做強生物產業“蛋糕”
世界纈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原料藥市場發展很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調味品、動物飼料和化妝品的制造,需求量呈上升趨勢。“微生物制造行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生物技術的發展也是國家《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中重點扶持的技術,公司在英歌山工業園的項目與國家的產業政策是一致的。”環西總經理方佳茂說,“做大做強生物產業這塊‘蛋糕’正逢其時!”
“美食師在做蛋糕時,需要發酵劑,要做大生物產業這塊‘蛋糕’,發酵劑就是技術創新。”方佳茂說:“近年來,環西投入于技術創新的資金累計超過2000萬元。”環西先后組建了廣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生物健康產品工程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企業研究院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技術中心研發人員共69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與華南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江南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等院??蒲袡C構密切開展多項產學研合作,形成由100多人組成的外圍專家團隊,實現“科研-開發-產品-市場-再開發”的良性循環,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在完成的29項科研項目中,轉化為生產力有26項,申請發明專利11件,已授權有8件,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4項,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6項、廣東省自主創新產品2項,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1項,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201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廣東省專利優秀獎各1項。
同時,近年來,公司申報并獲批準立項的國家、省、市各類項目有13項。其中,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新型微生物發酵法年產1000噸L-纈氨酸高技術產業化”建設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并將竣工投產??蒲谐晒漠a業化,為環西做大生物產業這塊“蛋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規劃建設中的普寧英歌山工業園環西項目,計劃總投資近6億元,第一期工程為國家發改委“新型微生物發酵法年產1000噸L-纈氨酸高技術產業化”和“年產1000噸精氨酸及精酮合劑”的建設項目。第二期工程預計二年內建成,屆時將擁有國內領先的聯動生產線以及功能齊全的配套設施。
升華與蛻變
從經營企業到經營產業
一路走來,環西已經經歷了21年的追求與拼搏,通過市場風雨洗禮后,環西人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作為國內氨基酸主要生產基地,環西生物制造核心技術已處于國內先進、國際領先水平,微生物技術制造原料藥已初具規模。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環西已經成為省內生物產業的“龍頭企業”和“標桿企業”。隨著企業實力的不斷提升和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的提升,環西決策層開始站在產業發展的高度上思考問題。方佳茂認為,競爭是大家搶一塊蛋糕,而合作是一起做大產業蛋糕,聯合行業眾多企業力量,實現合作共贏的目標,是做大做強生物產業的必由之路!
如何整合行業力量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如何在普寧打造千億醫藥產業集群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李少平經過反復探索,決定籌建生物產業協會。在省、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2012年9月20日,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在普寧隆重成立,李少平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據李少平介紹,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將以生物技術科技研究和推進產業化為主線,做好參與地方或國家有關生物產業產品標準的制定;組建行業專家團隊,推動開展產學研合作和科技進步,為我省生物產業的整體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平臺和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在政府和企業之間搭建一個交流溝通平臺,為政府政策、企業戰略的制訂提供科學、客觀的數據和理論支持,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智慧支持。
成立一年來,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就積極調動、整合省內生物產業的行業資源,推動廣東(普寧)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園建設,為普寧打造千億醫藥產業集群勇挑重擔。
園區負責人周朝林告訴記者,廣東(普寧)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園首期規劃用地面積約2650畝,計劃以生物醫藥研發為突破口,以發展高精尖生物醫藥產業為目標,傾力打造國內一流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園區。目前,園區已有6家生物制藥企業進駐,爭取到2015年有15家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及研發機構進駐園區,形成產業集聚,抱團發展,形成普寧乃至廣東省醫藥產業發展的增長極。
據介紹,生態旅游和中藥材種植是最近進駐園區的主要項目。廣東摩天石生態旅游項目占地面積10000多畝,坐落在云落鎮以南至大南山一帶山脈,總投資300億元,首期投資約60億元,主要依托摩天石獨特資源,因地制宜,規劃休閑度假、戶外運動、文化旅游等配套服務。園區規劃建設生物組織培養室、生物種植大棚和中藥材種植示范區。園區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長期的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研究開發鐵皮石斛、金線蓮等珍稀貴重中藥材新技術和新品種,有針對性地進行中藥材種植,彌補普寧中藥材產業鏈上游的缺失。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更濃。環西,以企業的責任擔當,在推動普寧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道路上已邁出了扎實的第一步。未來,環西前進的步伐,無疑將隨著廣東(普寧)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園建設的推進而更加矯健。